

Copyright ©2015-2025 海马课堂网络科技(大连)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: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火炬路32A号创业大厦A座18层1801室

添加微信
咨询辅导

媒体与身份(COMU2150)课程以 COMU1120 中引入的权力和媒体概念为基础,重点分析各种媒体形式如何再现和表现个人、社会和文化身份之间的交集。本文概述了该门课程可能的学习重点,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,那么你可以点击蓝字咨询海马课堂7*24H在线客服~
在这一部分,课程介绍了各种理论框架,帮助学生理解媒体如何影响身份的形成和表现。包括但不限于:
社会建构主义理论:解释媒体如何通过符号和语言构建现实,从而影响个体和集体的身份认同。
文化研究:强调权力关系在身份构建中的作用,特别是如何通过媒体传播主导文化和边缘文化的互动。
符号互动论:关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通过媒体符号建立和展示身份。
通过这些理论框架,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媒体与身份之间的复杂关系。
本节课程回顾了媒体发展的历史,探讨不同媒体形式(如印刷媒体、广播、电视、互联网)在不同时期对身份认同的影响。关键内容包括:
印刷革命与民族认同:印刷技术的普及如何促进了民族国家概念的形成和传播。
广播与电视时代:大众媒体在塑造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中的作用。
互联网与全球化:数字媒体如何打破地域界限,创造全球化的身份认同,同时也带来新的身份政治和冲突。
通过历史的视角,学生可以理解媒体如何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身份塑造作用。
该部分课程探讨媒体如何表现和影响性别和性取向的身份认同。主要内容包括:
性别刻板印象:分析媒体中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对观众身份认同的影响。
LGBTQ+身份的媒介再现:考察不同媒体形式中LGBTQ+群体的表现,及其在社会接受度和身份认同中的作用。
性别与权力关系:探讨媒体如何反映和重塑性别权力关系,特别是在广告、新闻和娱乐节目中。
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,学生能够批判性地看待媒体中的性别和性取向表现,并理解其对社会身份的影响。
本节课程重点讨论媒体如何表现不同的种族和民族身份,以及这些表现对社会认知和身份认同的影响。包括:
种族刻板印象:分析媒体中常见的种族刻板印象及其对社会偏见和歧视的助长作用。
民族身份与媒介:探讨媒体如何在国家和民族身份的构建中发挥作用,特别是在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中。
移民与多元文化:考察媒体对移民和多元文化社会的表现,及其对公众态度和政策的影响。
通过对种族和民族再现的研究,学生能够理解媒体在种族和民族身份认同中的重要作用。
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,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表现成为身份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。课程内容包括:
社交媒体与自我建构:探讨社交媒体平台如何为用户提供身份展示和建构的空间,如Instagram、Facebook等。
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交织:分析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之间的关系,及其对个人自我认知的影响。
在线社区与身份认同:考察不同在线社区如何影响其成员的身份认同,如游戏社区、兴趣小组等。
通过研究数字媒体中的自我表现,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身份认同的动态和复杂性。
海马课堂专业课程辅导
1.拥有4000+严选硕博学霸师资。针对学生的薄弱科目和学校教学进度,匹配背景相符的导师。
2.根据学生情况进行1V1专属备课,上课时间灵活安排。
3.中英双语详细讲解课程中的考点、难点问题,并提供多方位的课后辅导,辅助学生掌握全部课程知识,补足短板。
阅读原文:https://www.highmarktutor.com/news/22281_62.html
版权作品,未经海马课堂 highmarktutor.com 书面授权,严禁转载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hmkt088